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1-17 09:55:40
古人将冬至看成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,是天赐之福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,备受官民重视。商周和秦代,将“冬至”作为一年的岁首。汉代之后,确立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,叫“贺冬”。《后汉书》称,冬至前后,“百官进行祭天大典”。
冬至的活动曾经十分丰富,民间称为“肥冬瘦年”。
祭天
冬至日,古代朝廷有郊祀祭天的典礼。《礼记》卷二十六《郊特牲》说:“郊之祭也,迎长日之至也。”可见在周朝时就有皇帝率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冬祭天了。此后,历朝在冬至都有这种典礼,礼成后百官还互贺冬节;唐代崔立之《南至隔仗望含元殿炉烟》说:“千官贺长至,万国拜含元。”
北宋时,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汴京城南一里多的郊天举行郊祀,对昊天上帝和太祖皇帝祭拜;南宋在杭州城南嘉会门外三里净明院附近的郊坛举行郊祀。元、明、清的郊祀,在北京南郊的天坛举行,礼成后回朝举办筵席。明代于慎行《冬至恭侍庆成大宴》说:“南郊夜燎泰坛烟,内殿朝开大庆筵;两陛衣冠承湛露,千门钟鼓震钧天;亲瞻玉几云霄上,久泛仙日月边;温旨三传咸已醉,欢声动地未央前。”可见朝廷里冬节庆筵的盛况。
清朝在冬至这天郊祀如仪,民初徐珂《清稗类钞·冬至郊天》说:“每岁冬至,太常侍预先知照各衙门,皇上亲诣圜丘,举行郊天大祭。前一日,御驾宿斋宫,午夜将事坛上帑幄皆蓝色。执事者衣青衣,王公大臣服貂蟒。坛旁有天灯竿三,高十丈,灯高七尺,内可容人,以为夜间骏奔助祭者之准望。届期,正阳门列肆悬灯彩,上辛常雩亦如是。附近庙宇不准鸣钟擂鼓,亦不准居民施放鞭炮,以昭敬慎。”
拜冬
拜冬又称“贺冬”。宋代,人们每到冬至便更换新衣,庆贺往来,有如过年。清代顾禄《清嘉录》卷十一说:“至日为冬至朝。士大夫家,拜贺尊长,又交相出谒。细民男女,亦必更鲜衣以相揖,谓之‘拜冬’。”徐士宏《吴中竹枝词》说:“相传冬至大如年,贺节纷纷衣帽鲜,毕竟勾吴风俗美,家家幼小拜尊前。”辛亥革命后仍然保留了这个习俗。上海地区过去最看重冬至节,冬至前夕称冬至夜,全家合聚欢筵,出嫁的女儿一定携带女婿回娘家吃晚饭。筵上尝新酿的甜白酒、花糕和粳粉圆子,然后在盘中垒上肉块祭祖,有的人家还悬挂祖先遗像。晚饭后,小辈向长辈拜礼。
履长
冬至对长辈们表示礼敬的习俗称为“履长”。《太平御览》引崔浩《妇仪》说:“近古妇人,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,践长至之义也。”这是履长风俗最早的形式,表示为长辈添寿。献履袜的风俗在魏晋时期尤其盛行,才高八斗的诗人曹植写有《冬至献袜颂表》,其中都是“迎福践长”一类的语词,所取的也是吉祥平安之意。
隆师
隆师即拜师,敬师。在中国伦理中,“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”,师长和亲长具有几乎等同的地位。
山西民间有“冬至节,教书的”之说。这天,教书先生带领学生拜孔子,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,并牵头宴请先生。在山东潍坊,家塾学生在冬至日清晨更换新衣,去拜老师。河北新河的乡塾子弟还要携带酒肉拜谒。山西《虞乡县新志》说:“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先师。学生备豆腐来献,献毕群饮,俗名为‘豆腐节’。”
在河南洛宁,家塾、私塾全部放假,祭祀孔子,中午设宴款待老师。在陕西某些地区,冬至日馆东要带领家长和学生,手端方盘,盘中放四碟菜,一壶酒,酒杯,到学校慰问老师,学生向老师叩头请安,家长再和老师相互作揖问候。
冬至这天也有老师设宴答谢学生的。在河北定兴,“教授于家者,以此日宴饮弟子,答其终岁之仪,多食馄饨”。
拜圣
拜圣是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。河北《固安县志》记述:“冬至日,行祭先师礼,师生以次肃拜。”冬至也就成了拜圣的日子。
赠鞋
冬至节,民间习惯赠送鞋子。《中华古今注》记载:“汉有绣鸳鸯履,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。”后来,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。过去的手工刺绣,送给男子的,帽子多做成虎形、狗形,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;送给女孩的,帽子多做成凤形,鞋上刺绣多为花鸟。
做冬至
浙江民间冬至在家祭祀祖先,有的到祠堂家庙里祭祀,称“做冬至”。一般人家在冬至前剪纸做男女衣服,冬至送到先祖墓前焚化,称“送寒衣”。祭祀之后,亲朋好友聚饮,称“冬至酒”,这样既怀念了亡者,又联络了感情。
吃馄饨
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:“冬至馄饨夏至面。”冬至这天,京城人家大多吃馄饨。南宋时,临安(今杭州)也有每逢冬至吃馄饨的风俗。宋代周密说,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,也称“健馄饨”。只是到了南宋,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。
在老北京,除了市面上叫卖的肥汤粉丝馄饨、白汤大馅馄饨、高汤卧果馄饨以及上海人卖的蛋片馄饨等各色品种外,各家还自己包馄饨、“喝”馄饨。
吃汤圆
江南盛行冬至吃汤圆。汤圆也称汤团,冬至吃汤团又叫“冬至团”。清代地方志记载,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,里面包上精肉、苹果、豆沙、萝卜丝等馅料。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。在广西龙州,冬至称为“汤圆节”,这天早晨,家家做汤圆祭祀祖先,然后老少分食,晚上办酒席致祭,祭后举行家宴。上海过去最讲究吃汤团。人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、花糕和糯米粉圆子。有诗写道: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”
浙江温州的汤圆有甜糖、芝麻和咸肉等多种馅料。在宁海,用赤豆做馅制“糯米圆”,用肉做馅的称“肉炒圆”或“咸圆”。在宁波,汤圆称“冬至汤果”,有的在汤果中加番薯做成“番薯汤果”。
搓丸子
冬至前夕,广东、台湾等地舂米“搓丸子”。丸子的颜色有红有白,有的被捏成猪头、猪脚、花鱼(三牲),荔枝、桃、梨、柑橘、香蕉(五果)等小巧玲珑的玩具,象征兴旺吉祥,因此“搓丸子”又叫‘捏鸡母狗仔”。冬至早晨,农家要煮甜丸供奉祖先,然后当做早餐,还要将吃剩的几粒红丸粘贴在门户、谷仓、器物上,庆贺丰年,酬谢诸神。除此之外,许多人家还要蒸糕果、做寿龟、蒸年糕,象征年年高升,祈求福寿绵长。
捏冻耳朵
河南人冬至吃饺子俗称“捏冻耳朵”。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,他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,寒风刺骨。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,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,用羊肉、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,捞出来剁碎,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,再放到锅里煮熟,做成一种叫“驱寒矫耳汤”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。服食后,乡亲们的冻耳朵都治好了。后来,每逢冬至进九,人们便模仿做着吃,因此形成“捏冻耳朵”这种习俗。
吃赤豆饭
在江南水乡,有冬至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传说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,他的儿子不成才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,用来驱避疫鬼,祛病防灾。
分胙肉
吃冬至肉的习俗流行于南方地区,肉主要用猪肉和酱烧熟。百姓们认为吃过冬至肉,能使身体强壮。有的地方冬至扫墓后,同姓宗族祠堂按人口分发冬至肉,称“分胙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