盎百科 手机版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瞎子摸象是什么意思(《庄子》逐句解读 瞎子摸象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22 10:24:49    

今天分享的是《庄子》齐物论的第六节。

前面讲到,庄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,每家都在发表各自的言论。而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各自的成见,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。这个统一的判断标准就是道。而当时的人们却无视道的存在,各家都热衷于争辩自己的学说才是真知灼见,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。

道恶乎隐而有真伪?言恶乎隐而有是非? 道被什么所蒙蔽而有了真假之分,言论被什么所蒙蔽而有了对错之分?

道恶乎往而不存?言恶乎存而不可?道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?言论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呢?

如果各家的学说都源于大道,那么就不会有真假对错之分。如果各家都相信大道,那么就不存在你的学说在我这里不适用的问题。

道隐于小成,言隐于荣华。蒙蔽大道的是片面的道,蒙蔽言论的是华而不实的辞藻。

故有儒墨之是非,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。所以才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争,各自肯定对方所否定的,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。

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,则莫若以明。如果要想肯定对方所否定的,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,不如去探究世界的本质。

大道就是世界的本质,而各家所持有的貌似不同的观点,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大道,也就是所谓片面的道。就像瞎子摸象,每个人摸到的那一部分大象就是各自的成见,虽然摸的是同一只大象,却因为只了解了部分的真理而互相争辩。再加上对于词汇的概念没有共识,所以沟通起来就更加混乱。对此,庄子给出的药方是,共同探究世界的本质,看到大象的全貌,就自然能判断是非了。

《道德经》第一章有云,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”。告诉我们,道一说出来就有立场,概念一说出来就有局限。所以,为了形成对于世界的统一认识,《道德经》建议每个人都参悟大道,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,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,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,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,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每个人都以大道作为共识之后,就进入了一个理想的世界:“以身观身。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,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?以此。”由此一个人就可以理解所有人的想法,推知所有人的行为,从而知天下事。

人的观点各有不同,但本质只有一个。道是这个世界最为确定的存在,共同掌握大道就会避免各种误解和争辩。我们能看到专业的人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,是因为他们对于那一类问题有着相同的认知。